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企业资讯 > 正文

世界新消息丨“农村中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研究”研究报告

2023-04-14 12:28:05 教育文摘周报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中小学生意外死亡人数中,溺水身亡人数越来越多,溺水已成为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约有40多人溺水死亡,其中,农村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占未成年学生总溺水死亡人数的73%。2022-2023年,我们以省级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农村中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研究》(JCJYC211805074)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为抓手,在安阳市铁西路小学、殷都育才中学、周十小学、小屯小学、高楼庄小学等五所学校进行了更进一步研究。虽然各校都把防溺水教育作为安全教育中的重点难点工作,但是过去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效果已经跟不上目前形势,给学校造成了很大压力。本课题的研究和推广具有急迫性、代表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前期调研数据及问题分析


(资料图)

参与学校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年龄跨度大,留守儿童居多,缺乏家长的引导和监管,铁西路小学、小屯小学、高楼庄小学、周十小学临近洹河,附近坑塘沟洼较多,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新建西湖离殷都育才中学仅数百米,另有安阳河、胜利渠、御路沟等河流沟渠流经上述学校,安全形势严峻,给各学校防溺水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我们认真做了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个人访谈等,针对学生、家长、教师设计了防溺水安全情况基础问卷,得出的数据有:学生居住地附近有河流、池塘、水渠、水库等危险水域的占66.85%,学生会游泳的占12.1%,学生每天骑车或步行单独上下学的占65%,学生上下学经过危险水域的占38.06%,家长重视孩子防溺水教育或懂得相关知识的占44.5%。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学校和家庭附近河流、坑塘、水渠、水库较多,家长对孩子缺乏监管和照顾,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掌握必要的防溺水安全知识和技能,学校防溺水工作压力巨大。

根据调研,我们对各校防溺水教育工作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学校缺乏系统的防溺水教育管理体系,防溺水教育形式简单,存在走过场现象;教师防溺水意识、知识、教育方法都存在明显不足;学校防溺水教育内容课时安排不足、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靠教师自己搜集,内容零散,不成系统,缺乏生动详实的防溺水音像资料;河道管理部门、辖区村居、学生家长对学生防溺水安全工作不重视,相关管理缺失。

二、制定工作措施

(一)落实职责,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的防溺水工作管理体系,校长负责协调三方工作。学校分为安全办、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分级管理,负责防溺水安全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家长及志愿者负责学生上下学路段及居家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周边村居、河道管理部门、南水北调河道管理部门及志愿者协同学校负责危险水域的安全排查、提醒和护导工作,在校对学生进行了专项防范教育,定期开展巡查、宣传活动。

(二)上好安全课,精选内容。组织教师选编“珍爱生命”主题教育内容,包括生命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规则教育等内容,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演讲、情景剧、宣传画等,营造生活场景,努力让学生体验其中,从而进一步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三)落实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开展了集中宣传动员,各班利用队课开展了宣传动员,通过学校橱窗、手抄报、黑板报、广播站、学校公众号、班级群等途径开展防溺水知识宣传教育,形成学生、教师、家长人人关注防溺水教育的大环境;各班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以宣传防溺水知识为主题,进行了宣传;印发了《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对防溺水安全家庭教育提出了科学建议和要求,周末定期给家长发送“防溺水”安全提醒短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签署防溺水承诺书;学校利用升旗仪式举行了防溺水集体承诺;向家长发放了《防溺水安全承诺书》,发挥家长的监管作用,共筑防溺水安全墙。

(四)开展各种专项活动。如防溺水案例观后感、防溺水安全教育专家讲座、走近事故现场演练活动、防溺水主题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假如我是爸爸(妈妈)角色体验活动等;制订了严明的防溺水班级公约,进一步规范了学生行为,要求相互监督,自觉遵守;开展了“我爱家乡河”综合实践活动,主动让学生走进家乡的河流,通过勘察、采访、查找资料、交流研讨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河的伟大和美丽,同时了解河道的危险点,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邀请南水北调管理处工作人员到校给学生宣讲防溺水知识,运用场景模拟、互动交流,深入浅出地为师生们讲解了水域安全常识、溺水自救方法等安全知识。

(5)建立了留守儿童、特殊儿童档案,各班主任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制定了关爱和帮扶方案,通过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和亲情屋活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关爱,同时制定了假期帮扶措施。

(6)落实考核,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对防溺水安全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落实防溺水安全管理分级体系建设,实行安全工作问责及责任追究制。完善学校防溺水教育网络化管理制度,强化校长(把握政策,协调统率)、中层(制定具体方案,量化考核)、班主任(家校联系,具体落实)、值岗教师(巡视、护导)、学生干部(检查、督导)分级责任,各司其职,开展应急模拟演练,形成操作性较强的常规管理模式。

(7)夏季加强了学生中午和周末的安全管理。各班建立假日安全争章小队,居住较近的学生组成小组,并邀请至少一名家长志愿者参与,学生在家的时候共同学习,共同监督。河道管理处、村居、教师组成志愿者,定期到危险水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班在班级群按时进行防溺水安全提醒,对特殊学生和家庭进行重点关注;还召开了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校会和班会,集中向学生进行了安全知识宣传,集中举行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宣誓。

四、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变化:在学习和活动中学生更多的认识了生命,体悟了亲情,学习了防溺水安全知识,掌握了防溺水安全技能,形成了防溺水安全习惯。并且在防溺水相关活动中,锻炼了独立思考、合作互助等个人基本素养。

(二)教师变化:在学习、研究和组织活动中,教师增强了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了参与研究和实施活动的积极性,锻炼了组织活动的规划和协调能力,培养了课题研究与反思习惯。

(三)家长变化:在活动中,家长对学校有了更多理解和信任,对防溺水安全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和重视,对孩子给予了更多的关爱和监护。

(四)学校变化:学校在活动中增强了与辖区单位积极合作的能力,学校专项活动规划和实施能力进一步提高,网格化管理更加科学,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课堂变化:学习内容力求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创设生动场景,注重学生真实体验,课堂呈现了探究、体验、开放等理念。

(六)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变化:通过各种联合活动,辖区百姓看到了学校的担当、决心和能力,对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大力支持,对学校办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评价。

课题成果推广一年来,参与学校的学生形成了科学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了必要的防溺水安全知识和技能,养成了防溺水安全行为习惯。各校构建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完善了防溺水实施途径、建立了防溺水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防溺水安全教育体系,安全教育管理能力和安全教育研究能力得到发展,铁西路小学、殷都育才中学等学校多次被评为安全先进单位。尽管参与研究的学校周边水域环境复杂、严峻,但均未发生任何溺亡事件。

五、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一)要更多地协调、调动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便利条件和优势。在本课题研究和推广过程中,有关部门给予了学校防溺水物资和人力帮助,如入校宣讲、设置防护栏、警示栏,张贴宣传标语等工作;家长志愿者帮助完成学生上下学途中和假日护导,共同营造了浓厚的防溺水安全环境。

(二)要持之以恒抓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必须日常扎实推进。目前防溺水安全教育还是以预防为主,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借助社会力量,开辟学生游泳实践基地,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掌握游泳技术及溺水救助方法;另外如何把防溺水安全教育跟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整体素养和能力,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内容。

(三)要高度重视专兼职安全教师队伍建设。建议有关部门强化安全教育师资配备,将安全教育课程作为普通的独立学科,有条件的应当在职评序列中设置安全教育学科,将安全教育优质课和课题研究纳入到正常的评优评先、职务晋升中去,最大激发安全课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好地搞好生命教育工作。(供稿:安阳市铁西路小学 李文锋 安阳市殷都育才中学 宋超国 安阳市殷都区教育局 郭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