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美容针或致毁容|环球快资讯
打着化妆品名义用于脸部注射,很多还是无证生产
(资料图片)
“打脸”美容针或致毁容
易圣生物等6家企业被央视点名
妆字号产品直接用于面部注射。(视频截图)
3月15日,据央视3·15晚会曝光,大量企业将一些披着化妆品外衣的产品进行脸部注射。涉及到的企业包括: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遇太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易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暨肽因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圣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及旭日美业商贸有限公司等。
2022年7月武汉举办的美博会上,参展的企业大多是生产美容医疗器械的厂家和化妆品公司。
在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记者看到了一款名叫葡聚多肽的产品,备案信息为化妆品,工作人员称这是他们的主打产品。
工作人员介绍,这款葡聚多肽是用于面部注射的,主要作用是抚平皱纹,让面部显得更加饱满、年轻。
2022年3月3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对27类医疗器械涉及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内容进行调整。其中,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按照最严格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而妆字号的日用化妆品只能外用于皮肤表面,显然不可以被用来注射。
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竟然在展会现场为顾客进行面部泪沟注射。
在另一场医学美容大会上,旭日美业商贸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的主打产品贝莉芬系列,包括十几个种类,主打功效是美白、抗皱、补水,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搭配混合注射。工作人员坦承这些产品都是妆字号的。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在这些展会上,有些面部美容针剂注射产品甚至连化妆品备案都没有。有工作人员坦承,生产这类打着化妆品名义、实则用于脸部注射的美容针剂,很多工厂都没有生产许可证件。那么,这些披着化妆品外衣进行脸部注射的产品,究竟会造成什么危害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接待了很多患者,都是因为脸部注射了化妆品,导致了各种美容惨剧。该院副主任医师郭鑫表示:妆字号产品只能外用涂抹。有些不良商家把它当作注射产品,注射到消费者面部之后,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比如面部皮肤的红肿、破溃、反复发炎,甚至无序生长、变形,美容不成变成毁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类以化妆品名义销售的美容针剂因为价格不透明,利润极其丰厚,从业者趋之若鹜。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价格起码乘以10,像成本价280元的,最低价是2000元一组到2800元不等。”
最新进展
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问题,15日晚,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值班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关注到央视曝光的问题,正在处理。